2019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章节练习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前视点A的高程为20.503m,读数为1.082m,后视点B的读数为1.102m,则其后视点B的高程为( )m。 A.21.582 B.21.605 C.20.483 D.19.421 【答案】C 【解析】应用公式a+Ha=b+Hb代入数据可得结果为20.483 m。 水准仪的主要功能是测量两点间的( )。 A.高程 B.高差 C.距离 D.夹角 【答案】B 【解析】水准仪不能直接测量待定点的高程,但可由控制点的已知高程来推算测点的高程。 【练习题】 1.对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的深基坑工程,宜采取的支护形式为( )。 A.水泥土墙 B.地下连续墙 C.土钉墙 D.逆作拱墙 【答案】B 【解析】地下连续墙与排桩支护适用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的深基坑工程。 防止基坑护坡桩位移和倾斜,下列各项防护措施中不当的是( )。 A.打桩完毕紧接着开挖基坑 B.打桩完毕停留一段时间 C.预抽地下水 D.均匀、分层地开挖土方 【答案】A 【解析】如果打桩后紧接着开挖基坑,由于开挖时的应力释放,再加上挖土高差形成一侧卸荷的侧向推力,土体易产生一定的水平位移,使先打设的桩易产生水平位移。软土地区施工,这种事故已屡有发生,值得重视。为此,在群桩基础桩打设后,宜停留一定时间,并用降水设备预抽地下水,待土中由于打桩积聚的应力有所释放,孔隙水压力有所降低,被扰动的土体重新固结后,再开挖基坑土方。 深基坑的支护形式包括( )。 A.斜拉支撑 B.地下连续墙 C.挡土灌注桩支护 D.排桩 E.水泥土墙 【答案】BDE 【解析】深基坑的支护结构的选型有排桩、地下连续墙、水泥土墙、逆作拱墙或采用上述形式的组合等。 4.关于逆作拱墙深基坑支护方法适用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宜为三级 B.淤泥和淤泥质土场地不宜采用 C.拱墙轴线的矢跨比不宜小于1/8 D.基坑深度不宜大于15m E.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应采取降水或截水措施 【答案】ABCE 【解析】逆作拱墙适用条件: 1)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宜为二、三级; 2)淤泥和淤泥质土场地不宜采用; 3)拱墙轴线的矢跨比不宜小于1/8; 4)基坑深度不宜大于12m; 5)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应采取降水或截水措施。 在软土地区基坑开挖深度超过( )时,一般就要用井点降水。 A.3m B.5m C.8m D.10m 【答案】A 【解析】在软土地区开挖深度浅时,可边开挖边用排水沟和集水井进行集水明排;当基坑开挖深度超过3m,一般就要用井点降水。当因降水而危及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时,宜采用截水或回灌方法。 一较深基坑,基坑所处地区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标高6m,土渗透系数为0.1~20.0m/d。此基坑宜选用降水方案为( )。 A.真空轻型井点 B.喷射井点 C.管井井点 D.截水 【答案】B 【解析】喷射井点适于基坑开挖较深、降水深度大于6m、土渗透系数为0.1~20.0m/d的填土、粉土、黏性土、砂土中使用。 工程基坑开挖采用井点回灌技术的主要目的是( )。 A.避免坑底土体回弹 B.避免坑底出现管涌 C.减少排水设施,降低施工成本 D.防止降水井点对井点周围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的影响 【答案】D 【解析】基坑开挖,为保证挖掘部位地基土稳定,常用井点排水等方法降低地下水位。在降水的同时,由于挖掘部位地下水位的降低,导致其周围地区地下水位随之下降,使土层中因失水而产生压密,因而经常会引起邻近建(构)筑物、管线的不均匀沉降或开裂。为了防止这一情况的发生,通常采用设置井点回灌的方法。 【2015年真题】针对渗透系数较大的土层,适宜采用的降水技术是( )降水。 A.真空井点 B.轻型井点 C.喷射井点 D.管井井点 【答案】D 【解析】管井属于重力排水范畴,吸程高度受到一定限制,要求渗透系数较大(1.0~200.0m/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