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教育学真题解析

全国等级考试资料网 2019-04-09 13:51:50 217

  通过311教育综合主观题,大致可以对今年考试内容做判断,今年考的难度总体来说不太高,但是普遍有些偏,尤其教育史和教育研究方法,60分大题考的比较偏,因此对复习不太全面的同学可能造成灾难性打击。不过对于教育原理虽然不偏但有一定难度。

  一、辨析题第一题分析

  第一题:因材施教是否违背了教育公平。辨析题比较难,因为明显是超纲题,因材施教是教学原则,教育公平是教育的目的,这两方面内容在考纲没有涉及到,从这一点来看比较难。那么如何答辨析题?

  第一,对命题判断;第二答出命题的相关概念;第三相应作出阐述。这个命题的答案是因材施教并不违背教育公平,首先要做出一个判断,可能很多同学在答这个题的时候绝大多数是蒙的,因为听过因材施教也听过教育公平,从来没有想过两者之间的关系,也不会联系在一起,因此判断对的同学不多。另外因材施教的概念要写出一些,可能对自己语言表述要求要高一些,因材施教主要指教师针对学生实际情况、个别差异与个性特点出发,有的放矢、有区别地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虽然考纲中没有,但是我们的指定参考书教材中有,但事实是复习的时候,大家非常喜欢做减法,对教材做减法。对教材有、考纲中没有的就会全部去除,如果真正考了大家很难复习到,因材施教就是其中一部分,但也不可能完全答不上一句话。对教育公平没有任何涉及,或仅仅看两眼参考书肯定答不数来,教育公平是社会教育表现,对于教育公平讨论了很久,从古希腊时期就存在,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教育公平内涵的理解有差异,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教育公平划分:

  第一,教育起点公平。这方面各个国家通过法律都有保障,通过义务教育法保障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义务和权利,能够保证起点公平。

  第二,过程公平。所谓过程公平主要是在教育当中,教育者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最大限度促进学生发展,这是我们所说的因材施教。

  第三,结果公平。主要指学生接受完教育后,能够达到符合自己智力,或者自己智力达到教育高度,这是结果公平。也就是教育质量是相同的,不会存在重点校和城乡差别,不会存在地域区别。还有根据教师是否认识到学生存在差异性特点,可以分为同质和异质,异质指教师教学当中认为学生存在差异,教师根据学生差异进行相关的教学,这是因材施教。

  2007年经合组织对成员国制定教育政策提出教育指导,提出教育公平的问题,他所说教育公平包括:第一,公正,他说公正是一个人不会因为家庭出生的原因、性别原因、更不会因种族肤色的原因,而影响你能力达到的教育高度;第二,全纳,主要指国家通过教育法的形式,保证所有人都有接受最基本教育条件和水平的权利,这是我们所要强调的。全纳推动了义务教育实现,能够保证接受最基本的教育。比如现在的九年义务教育。

  因材施教和教育公平是一致的,教育要想实现教育公平必须通过因材施教才能实现,这个题非常难,甚至包括专业学生也不一定拿到满意的分,前面判断可能拿三分,如果错了很难拿分。
  二、简答题第一题分析

  第二题,针对个体差异性的教育举措举三个例子,蕴含四个原则。个体差异性,我们在第四章教育发展中讲人发展特点的时候,其中讲到人的发展差异性,只有有了人的发展差异性才能找出人的发展差异性教育举措,教育举措哪章找?“教学”当中,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评价三个部分才会出现针对个体差异性相关教育举措。

  那么我们对于教育举措举例,这道题虽然考两章知识点但是难度比较低,先讲人的发展差异性,然后从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三个纬度谈针对个体差异性的教育举措。首先,人的发展的差异性概念——每个人出生遗传、家庭经济条件等的不一样,从而导致接受教育水平的不同,加之每个人个体差异可导致每个人发展速度有快慢之别,发展水平、以及发展优势领域都会存在千差万别的差异,这个差别从群体来说分为男性和女性,从个体来说每个人之间都存在差异。

  哪些教育措施、教育举措有考虑到差异提出来,主要说三个:第一个,教育方法,最重要的谈话法,是考虑我们个体差异的方法;第二个,教学组织形式,其中的分组教学法,系统化理论论证一个世纪出现班级的授课,系统完善后,其他工业化国家实施教育法之后纷纷采取班级授课形式,现在仍然是绝大多数国家主流的教育形式。但不是存在时间久就完全没有问题,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欧洲发展出各种教学组织形式,典型特点是强调分组教学,因此分组教学是考虑学生个体差异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第三个,教学评价,从不同角度划分不同类型,其中重要的是个体内差异评价,主要是根据每个人在每个时间点已有水平参照点,判断个体进步与否,这种评价不同于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更不同于我们所说的发展评价、终结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完全基于个体评价,考虑个体差异。

  以上是我们讲的第二个简答题,相对比较容易。

  三、论述题第一题分析

  第三题考的论述题是材料题,我们通过能够拿到的学生的材料发现,这个材料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第一个材料说美国很多名人没有受正规的学校教育,最终也成为有成就的人。第二个材料主要讲六个方面的影响,然后分析学校的负向影响、隐性影响,以及如何改革。这题比较难,首先涉及三个概念:学校教育制度、教育负向影响、隐性影响。

  这道题的三个概念比较好,学校教育制度是分析第一个材料,负影响和隐性影响分析第二个材料,再讲哪些是负影响、以及隐性影响,以及隐性影响的负向影响,提出原因,然后提出如何改革?到底国家改革、还是社会改革、还是通力改革。这是答题思路,因为没有拿到基本的材料,我们只能根据得到的相关信息提供答题思路。

  这题的回答需要答到几个概念,学校教育制度,教育的负向功能是12校编的参考书提出来的,知识体系比较新,能够反映新的知识观点,教育负向功能主要阻碍进步和教育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从材料的六个功能中找出哪些描述负向功能。教育隐性功能主要指制定之初都有预期目标,但是具体执行过程中产生超出预期目标的之外功能,或者非预期功能叫隐性功能。六个材料找出哪些材料描述教育的非隐性功能。分析材料提出建议。

  四、复习建议

  以上就是我们讲的今年的教育学综合考研真题,通过今年的真题给2017年考生提出以下的复习参考建议:

  1、从今年考试来看,还是非常注重基本概念的复查,包括拿到的几个题都是考的基本概念,因此大家一定把基本概念的复习做好,这就涉及到记忆力方面,一定把基本概念记住。

  2、从今年考试尤其教育史、教育方法考查来看,复习一定做到全面性,千万不要只是看几道真题,知识点一定要复习全面,如果复习比较窄,就拿今年的题来说很多都有些陌生,今年出的比较偏一点,比如教育史考的苏联,教育方法考的行政研究。

  3、针对教学原理,近几年每年都会出超纲题,一部分原因是大纲上没有,但是我们参考书上有。还有一部分内容大纲没有、参考书也没有,比如这次的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比较新的概念,现在有很多常提到的案例、以及很多社会的事件都涉及教育公平的问题,教育公平已经成为中国比较重要的问题,所以考试的时候可能会出。

  教育公平在我们很多国内教材没有具体的论述,现在用的教材知识体系比较陈旧,是八九十年代知识体系,没有反映教育领域的最新发展。我们可以看一些其他的书,比如说知识体比较新的华东师范大学袁振国的《当代教育学》,这本书的知识体系比较新,另外反映教育学的最新发展,这是这本书在知识体系方面比12校主编的《教育基础》好的地方,虽然比较新,但是知识难度较低一些。如果2017年同学有时间的话,可以先看一下袁振国的《当代教育学》,看这本书为统考院校考试补充知识点漏洞,另一方面也会增加我们选择的空间,因为有很多学校退出统考,开始自主招生,并不是很多学校都有自主撰写、自主编写教育教材的能力,在国内当中只有几本比较著名的教学教材,被众多学校反复用,其中《当代教育学》就被很多学校指定参考书,因此这本书另一方面也是能扩大选择空间的。

  还有陈桂生的《教育原理》,这本书理论性比较强,详细论证教育公平、教育平等、教育民主等问题,看这本书的时候,当今出现的关于教育公平、教育平等、教育民主等材料都可以参考它分析。如果同学有时间可以看一看,避免每年反复出现超纲的问题。

      来这里,突破复试最后一道防线!

 

相关资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