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执业药师考试《药物分析》题库:第五章
第五章 分光光度法 一、最佳选择题 1、分子的价电子吸收光的能量后,由低能量的基态转变为高能量的激发态的过程称为 A、激发 B、跃迁 C、突跃 D、红移 E、蓝移 2、可见光区的电磁波长范围是 A、50~500m B、100~200nm C、400~760nm D、200~400nm E、2.5~50nm 3、紫外光区的电磁波长范围是 A、200~400nm B、400~760nm C、100~200nm D、50~500nm E、0.76~2.5nm 4、腈基的特征吸收峰 A、3750~3000cm-1 B、3300~3000cm-1 C、3000~2700cm-1 D、2400~2100cm-1 E、1950~1900cm-1 5、红外分光光度计常用的检测器为 A、光电池 B、光电管 C、光电倍增管 D、光二极管阵列 E、高莱池 6、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含量时,配制待测溶液浓度的依据是 A、测得吸收度应尽量大 B、吸收度应大于1.0 C、吸收度应大于0.7 D、吸收度应在0.1~0.8 E、吸收度应在0.3~0.7 7、紫外分光光度计常用的光源是 A、氘灯 B、钨灯 C、卤钨灯 D、Nernst灯 E、硅碳棒 8、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示意图是 A、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数据记录与处理器 B、激发光源→单色器→样品池→单色器→检测器→数据记录与处理器 C、光源→单色器→样品池→检测器 D、光源→样品池→单色器→检测器→数据记录器 E、光源→样品池→检测器→数据记录与处理器 9、比吸收系数的含义是指A、在一定波长下,溶液浓度为1%(v/v),厚度为1cm时的吸收度 B、在一定波长下,溶液浓度为1%(w/v),厚度为1cm时的吸收度 C、在一定波长下,溶液浓度为1%(w/v),厚度为1dm时的吸收度 D、在一定波长下,溶液浓度为1%(v/v),厚度为1dm时的吸收度 E、在一定波长下,溶液浓度为1g/ml,厚度为1cm时的吸收度 10、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属于 A、电子跃迁光谱 B、分子振动光谱 C、发射光谱 D、荧光光谱 E、原子吸收光谱 1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检测器的作用是 A、检测是否有吸收 B、检测吸收强弱 C、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D、将光信号转换成数据 E、将光信息转换成比例关系的电信号 12、钬玻璃可用于 A、滤光片 B、单色器 C、吸收池 D、波长校正 E、吸收度准确性检定 13、当溶液的厚度不变时,吸光度的大小取决于 A、光的波长 B、溶液的浓度 C、光线的强弱 D、溶液的颜色 E、仪器的性能 14、用于官能团鉴别 A、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B、红外分光光度法 C、直接电位法 D、x衍射光谱 E、荧光分析 15、在紫外分光光度法中,供试品溶液的浓度应使吸光度的范围在 A、0.1~0.3 B、0.3~0.7 C、0.3~0.5 D、0.5~0.9 E、0.1~0.9 16、公式A=-lgT=Ecl中,A、T、E、c、l分别表示 A、A-吸光度、T-透光率、E-吸收系数、c-待测物浓度、l-液层厚度 B、A-吸光度、T-光源、E-吸收系数、c-待测物浓度、l-光路长度 C、A-透光率、T-吸收度、E-吸收系数、c-待测物浓度、l-液层厚度 D、A-吸光度、T-透光率、E-能量、c-浓度、l-光路长度 E、A-透光率、T-吸收度、E-光波长度、c-浓度、l-吸收系数 17、《中国药典》红外分光光度法的应用主要是 A、鉴别 B、检查 C、含量测定 D、A+B E、B+C 18、有一羟基类物质,其红外光谱的特征吸收峰为 A、3750~3000cm-1 B、3300~3000cm-1 C、3000~2700cm-1 D、2400~2100cm-1 E、1900~1650cm-1 19、分光光度法的定量基础是 A、Nemst方程式 B、Van Deemter方程 C、布拉格方程 D、朗伯比尔定律 E、拉斐尔定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