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三级软件测试技术基础常见问题六
缺陷管理 1)什么是软件缺陷? ①.软件未达到产品说明书表明的功能 ②.软件出现产品说明书指明不会出现的错误 ③.软件产品功能超出说明书指明的功能 ④.软件未到达产品说明书未指明但应该达到的目标 ⑤.软件测试人员认为软件难以理解、不易使用、运行速度缓慢、或者最终用户认为不好 2)软件缺陷一般分为哪些类型? ①.用户界面错误 ②.程序的错误 ③.计算错误 ④.需求错误 ⑤.外部错误 ⑥.测试错误 3)缺陷可以划分为哪几种严重等级,分别是什么? 致命级: 造成崩溃、死机,并且不能通过其他方法实现功能; “杀手锏“功能失效; 导致客户利益巨大损失的失效 严重级: 基本、重要功能无法实现; 操作安全方面存在漏洞; 系统缺少必要的负载限制导致大容量系统失效 一般级: 查询数据时,数据显示错误; 告警信息不全面,不准确; 次要功能失效 提示级: 界面不友好,操作不方便; 缺少必要的缺省信息; 错误提示不直观 4)缺陷的优先级有哪些?分别简单描述? 缺陷的优先级可以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高优先级的缺陷必须及时修改,不修改系统测试就不能进行下去,中优先及可以放在正常的BUG修改队列中进行修改;低有限级的缺陷可以在有时间的时候修改,如果时间紧张可以带在产品中进行发布。 5)一个缺陷中包含哪些要素? 分配给缺陷的ID号、对缺陷的详细描述、缺陷发生的条件、缺陷发生的次数、缺陷发生的现象、提示缺陷的测试ID号、执行测试的人、测试工作站ID号、发现缺陷的时间和日期、发生缺陷的计算机、硬件平台、发生缺陷的子系统、软件的版本号、缺陷发现的数据库、缺陷是否再现、缺陷的重要性、分配修改这个缺陷的优先级、其他 6)如何提交一份好的缺陷报告? 书面的、已编号的、易于理解的、可重现、易读、不要带有情绪化 7)一个缺陷的生命周期是什么?状态如何转换? New、Open、close、Fixed、rejected、Reopen等 1)当测试人员发现Bug时提交到Bug管理库,此时状态为New; 2)测试管理人员对New状态的缺陷进行评审,如果通过评审则为Open,如果不能通过评审则为:Close; 3)研发人员对于Open状态的缺陷进行验证,如果认为确实是一个缺陷,则至为Fixed,如果认为不是一个缺陷则改变为:Rejected; 4)测试人员对于置于Fixed的缺陷进行验证,如果缺陷真的被修改则置于:close状态,如果没有修改则置于Reopen状态。 相关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