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德国指导:德国电影周
历时一个月的“德中同行-走进重庆”系列活动自5月9日开幕以来,得到了重庆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城市建设、文化、经济、科教等各类活动异彩纷呈,“我们是一家人”5.12赈灾义演体现了德中同行的精神。作为“德中同行―走进重庆”的闭幕活动,主办方将于6月16至22日在重庆沙坪坝电影院举办“德国电影周”。德国电影服务营销股份有限公司、歌德学院和中国国家广电总局共同从德国当代电影的代表作中精选出六部影片参映,包括《四分钟》、《无关紧要》、《初恋在巴黎》、《艾玛的幸福》、《伪钞制造者》和《耶拉》。 此次参映的影片既有商业影片,也有艺术影片;有的已在国际电影节(展)上连获殊荣――如《四分钟》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被评为最佳影片,《伪钞制造者》则获得2008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有的则是崭露头角的新作。它们在给观众带来视觉艺术享受的同时,也让观众走进德国、走进德国人的精神家园。 德国电影的主题之一是寻求自我认同、民族认同。与好莱坞电影相比,德国电影不太注重剧情外在的戏剧效果,场面、噱头、悬念虽然做得不那么刺激、引人,但人物形象和情感变化却颇为丰富和内在,总体风格比较含蓄和朴素。德国电影对人物的内心世界、人物关系的描写尤其细腻,演员的表演朴实而深沉,有力而无形。影片制作注重影像最为基础的表达手段,对光影、影调的考究,对场面调度和镜头分切的规范和严格把握,体现了德意志民族的理性特质和艺术传统。 德国是全球电影大国之一。继影片《四分钟》在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将“金爵奖”收入囊中之后,影片《完美计划》又获得了第十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国际竞赛单元“金爵奖”最佳影片和最佳女演员两个重量级奖项。人们惊喜地看到,自1895年在斯克拉达诺夫斯基兄弟手上诞生最早的“故事片”以来,德国电影承载着日耳曼民族对时空和世界与生俱来的深思,伴随着电影技术和电影业的发展,从无声及表现主义时期、有声时期、战后复苏到以“青年电影”为标志的新德国电影时期一路走来,如今又焕发新生,以“兼有天才和雄心的事实唤醒了世界电影界”。 相关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