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F422010掌握施工组织设计
复习要点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编制的原则、依据、内容 2.土石坝、堤防、混凝土坝、水电站、泵站、水闸的施工布置、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程序等 【案例1F422010-3】 [背景] y江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条河流,根据河流规划拟建一水电站,主坝为土石坝。工程同时兼有防洪、发电、灌溉等任务。该流域大部分为山地,山脉、盆地相互交错于其间,地形变化剧烈。坝址地区河床覆盖层厚度平均20m,河床中部厚达32m,河床冲击层为卵砾石类土,但河床宽度不大。坝址两岸山坡陡峻,为坚硬的玄武岩。从筑坝材料上看坝址上下游2km内有可供筑坝的土料190万m3作为防渗体之用,又有1250万m3的砂砾料作坝壳,作心墙和斜墙坝都是可行的。由于本地区粘性土料自然含水量较高,不宜大量采用粘性土料,以薄心墙、薄斜墙较为有利,又因坝基条件复杂、处理工程量大、工期长,故设计方案为斜墙坝。经过专家论证,由于涵管泄流能力有限,因此采用涵管无法满足施工导流要求。 [问题] (1)某设计单位给出的施工导流方案采用纵向围堰,分期修建土坝,采用明渠导流等。你认为此设计方案是否合理?你认为应如何选择导流方案? (2)施工分期应如何考虑? [答案与解析] (1)不合理。 土坝建于深厚的覆盖层上,不宜修建纵向围堰;且河床宽度不大,若分期修建土坝,易形成接头薄弱面,加之坝体方量大,保持其持续均衡生产十分重要,所以采用全断面围堰拦洪方案较为合理。坝址附近山坡陡峻,不适于采用明渠导流,本案由于两岸山岩为坚硬玄武岩,可采用隧洞方案导流,导流洞将来还可做泄洪洞。 (2)施工分期: 1)截流前,完成导流隧洞工作。 2)从截流开始,在围堰的保护下进行大坝基础工程,包括排水、清基、防渗墙施工,期来临之前将围堰抢到拦洪水位以上。 3)拦洪后填筑大坝到开始封孔蓄水。 4)封孔后继续填筑大坝至坝顶高程。 【案例1F422010-2】 [背景] 某混凝土重力坝工程包括左岸非溢流坝段、溢流坝段、右岸非溢流坝段、右岸坝肩混凝土刺墙段。最大坝高43m,坝顶全长322m,共17个坝段。该工程采用明渠导流施工。坝址以上流域面积610.5km2,属于亚热带暖湿气候区,雨量充沛,湿润温和。平均气温比较高,需要采取温控措施。其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内容包括: (1)大坝混凝土施工方案的选择。 (2)坝体的分缝分块。根据混凝土坝型、地质情况、结构布置、施工方法、浇筑能力、温控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3)坝体混凝土浇筑强度的确定。应满足该坝体在施工期的历年渡汛高程与工程面貌。在安排坝体混凝土浇筑工程进度时,应估算施工有效工作日,分析气象因素造成的停工或影响天数,扣除法定节假日,然后再根据阶段混凝土浇筑方量拟定混凝土的月浇筑强度和日平均浇筑强度。 (4)混凝土拌和系统的位置与容量选择。 相关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