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23) 背景材料: 某自来水厂扩建,拟新建沉淀池一座,该沉淀池为无盖圆形,直径40m,池壁采用预制板吊装外缠绕预应力钢丝结构。A建筑公司中标承建该工程,针对该工程成立了项目经理部。 问题: 1、 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组织了图纸会审,项目材料科长与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质量和价格,确定了钢丝供应厂家,上述做法是否符合要求?为什么? 2、 一个技术员写了一份池壁预制板吊装施工方案,方案内容有工程概况、主要技术措施、安全措施三个方面,还要补充哪些方面内容? 3、 缠绕预应力钢丝后,为保护钢丝,立即喷射水泥砂浆保护层,养护14d后进行满水试验。是否符合要求,为什么? 4、 水池进行满水试验前,应准备哪些用于试验观测的工具和设备? 5、 满水试验时,向池内注水有何要求? 6、 "水池进行满水试验时,水位观测是在池内注水至设计位以上0.2m并保持12h后进行,末读数和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大于48h",这段叙述有何问题? 7、 在进行沉淀池四周还土前,除通知监理单位外,是否还要通知其他单位? 答案: 1、 不符合要求。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对图纸的审核,并应形成会审记录。应由项目经理按质量计划中物资采购的规定,选择预应力钢丝供应厂家。 2、 尚需补充:质量保证措施、文明施工措施、吊装进度网络计划。 3、 不符合要求。喷射水泥砂浆保护层应在水池满水试验合格后,必须在水池满水状态下施工。 4、 满水试验前,应准备水位观测标尺、水位测针、测定蒸发量设备。 5、 向池内注水应该分三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1/3,注水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24h,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4h。每次注水后宜测读24h的水位下降值。 6、 这段叙述应改为:"水池进行满水试验时,水位初读数观测是在池内注水至设计水位24h后进行,测读水位的末读数和初读数的时间间隔不应小于24h"。 7、 沉淀池四周还土时,沉淀池的主体结构物被隐蔽,按规定,隐蔽工程在隐蔽前,施工单位除通知监理单位外,还要通知建设单位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相关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