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教育:考研政治真题心解之----2007年分析题

全国等级考试资料网 2019-04-09 13:48:59 168

--------摘自文都教育徐之明老师的《2009年政治理论近年真题心解》

三、分析题: 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三、分析题: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34.成仿吾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他是由“文化人”成为“革命人”的典型之一,成仿吾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作家丁玲在未跟他谋面之前,曾产生过一系列的“合理想象”:“在文学上,他主张浪漫主义,创造社最早就是这样主张的;他是从日本留学回来的,一定很洋气,很潇洒,因为曾见过一些傲气十足的诗人,趾高气扬,高谈阔论;他在国外学军械制造,或许是庄重严肃之人;他在黄埔军官学校担任教官,一定有一种军人气概;他曾经跟鲁迅进行过革命文学队伍内部的文学论争,写过火气很重的文章,是不是有点张飞李逵式气质呢?”后来,丁玲在陕北见到成仿吾时,第一个就是“我想象的全错了”。原来成仿吾是一个“土里土气、老实巴交的普通人”一个尊重别人、热情、虚心、平等待人的人。丁玲十分后悔:“为什么我单单忽略了他是一个经过长征的革命干部、红军战士、一个正派憨厚的共产党员呢?”

另据老红军杨定华回忆说,在长征中见到的成仿吾完全是士兵的装扮:破旧的棉军衣,斜挎干粮袋,手持着一枝手杖。杨定华说,成仿吾在红军大学当政治教员。有人说出他的名字,但谁也不知道他是文学家。

请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本原理加以分析:

( 1) 丁玲对成仿吾的“合理想象”为什么“全错了”?

( 2) 丁玲对成仿吾认识的“转变”过程对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有何启示?

34.参考答案:

(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人们的认识包括想象,归根到底来自实践。丁玲对成仿吾的“合理想象”,建立在其既有的生活实践经验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与成仿吾实际交往实践的基础上,因而发生了与实际的偏差。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既有的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和“想象”的前提。丁玲对成仿吾的想象源自其既有的理性认识,并受其影响。

( 2)人的认识建立在实践基础上,通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上升到实践,并最终由实践来检验。人的认识和实践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丁玲对成仿吾的认识,由开始的建立在原有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经验基础上的“合理想象”,经过实际交往的实践,最终实现了对客体的正确认识。

【思路剖析】本题材料选自 2003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第十五版文章《成仿吾与新译〈共产党宣言〉》。成仿吾生前曾任山东大学校长,他是由“文化人”成为“革命人”的典型之一。材料讲的是作家丁玲在与成仿吾未曾谋面时,想象他作为一个文化人,一定很潇洒、洋气,富有浪漫主义。谋面之后,却发现他是个土里土气、老实巴交的普通人。第一问就问为什么丁玲对成仿吾的想象全错了,因为丁玲这一想象没有来自实践,实践是产生认识的源泉。一个完整的认识结构应包括认识主体、认识客体与认识工具(中介),而丁玲与成仿吾未谋面,只是想象,这一过程就没有包括认识结构的三要素中认识客体这一要素,故无法取得正确的认识。回答第二问关键在于将在认识论中可以得到的原理启示展开说全面,这包括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往复循环、不断发展的过程,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等。只要是认识论中的原理,结合材料言之有理,就可给分。

【必背考点】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应试对策】凭主观经验得出的认识往往是

不正确的,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上升到实践,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才能产生正确的认识。围绕这一点展开答题,并融入自己的适当分析,解答起来并不困难。

35.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是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有的经济现象。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中不仅有私有制经济成分,也有国有制经济成分以及其他经济成分。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不仅有公有制经济成分,也有私有制经济成分以及其他经济成分。但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是根本不同的。在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问题时,有人以“八宝饭”为例做了形象比喻:八宝饭中的糯米是主要成分,没有糯米不是八宝饭,但糯米本身不是八宝饭;八宝饭里还有其他成分,红枣、莲子、核桃、花生、红豆、砂糖等,没有这些成分也不是八宝饭,但这些东西本身也不同于八宝饭。只有把糯米和其他成分组合在一起并以糯米为主才是八宝饭。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 1)判断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性质的根本标准是什么?

(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之间是什么关系?

(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优越性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35.参考答案:

( 1)判断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性质的根本标准是看这个社会中占支配主导地位的性质。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条件下的并存。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就在于剩余产品归劳动者共同占有,这也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 2)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占主导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

(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优越性主要表现: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第二,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是多层次、不平衡的,要求有多种所有制经济与之相适应。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应该利用它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实践证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思路剖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制度。这一制度与资本主义社会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状况有本质区别,这一区别主要体现在性质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公有制为主体的,这样第一问便不难回答了。判断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性质的根本标准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第二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成分同其他经济成分是什么关系 ?回答这一问核心是抓住两者是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关系,所以党中央提出“两个毫不动摇”,一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一定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第三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优越性表现在哪里?答这一问可以展开为两层: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好处包括有利于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保证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鼓励引导支持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为国家增加税收,吸收国外奖金、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来促进生产力发展。

【必背考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优越性,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之间的关系,判断一个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性质的根本标准。

【应试对策】只要熟记了相关知识点,回答本题是比较容易的。

36.减租减息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减租又称二五减租,即规定地主的地租一律照原租额减收25%,地租的最高额不得超过37.5%。减息的原则是“分半减息”,规定放贷的年利率最高不得超过10%。下表系1942年至1944年对北岳、太行等五个抗日根据地调查的数据。

农村各阶层户数及其所占土地的比例(单位:%)

阶层地主富农中农贫农雇农其他

户数抗战前 3.67.228.454.05.01.8

减租后 2.46.738.047.02.53.4

土地抗战前 29.521.029.519.00.80.2

减租后 13.517.542.522.50.63.4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 1)当地土地流向及农村阶级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 2)简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的意义。

( 3)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主要任务。结合此表说明减租减息政策的局限性。

36.参考答案:

( 1)从调查的数据可知,地主的土地显著减少了,富农的土地有所减少,中农的土地显著增加了,贫农的土地有所增加,土地流向主要从地主和富农,向农民尤其是中农转移,农民获得了比以前较多的土地。

( 2)实行减租减息政策,虽然不能根本解决土地问题,但仍在政治上动摇了封建统治,在经济上削弱了封建剥削,这是在民族战争的条件下兼顾农民和地主两方面利益,把坚持统一战线和解决农民问题恰当地结合起来的政策。经过减租减息,农民不仅得到了经济实惠,而且增强了自己的政治优势,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在提高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工业生产和各项经济事业也有了发展。同时,也为贯彻争取中间势力这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方针提供了重要条件,有利于争取愿意抗日的地主和富农共同抗日。

( 3)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又是土地问题。消灭封建地主阶级,实现土地制度的根本改革,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减租减息政策以后,虽然削弱了封建剥削制度,但并没有消灭封建剥削制度,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土地问题。从调查的数据可知,地主和富农在人口中的比例不到10%,所拥有的土地却达到31%;贫、雇农人口接近50%,拥有的土地却只有23%左右,这说明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和剥削关系依然存在,土地分配仍不合理。

【思路剖析】本题考查的是毛泽东思想概论课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这一考点在毛泽东思想概论课中年年命题,是考生必须掌握的一个知识点。本题侧重考的是经济纲领中的核心内容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实行的土地政策。根据材料提示,要求考生分析理解抗日战争时期我党采取的减租减息政策。第一问需要结合图表数字总结,从抗战前后的土地流向看,明显看出由于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当地土地中的相当部分由地主和富农手中流向了中农、贫农和其他阶级手中,与此相应,农村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地主和富农成分减少,贫雇农和中农及其他阶级成分扩大。第二问比较容易作答,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一切政策都围绕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调动人民抗日的积极性来打击共同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来展开。第三问问的是减租减息政策的局限性。这需要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而抗战时期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只是削弱而没有消灭封建土地制度来回答,并指出当时这样做是有原因的。

【必背考点】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减租减息政策的积极意义及其局限性。

【应试对策】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而农民问题首要的就是土地问题。为了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采取了不同的土地政策,适应了革命形式的发展。考生对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的土地政策要重点掌握。

37.材料1

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原定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这种增长主要是依赖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来实现的。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再翻两番,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单位GDP消耗的资源能源数量远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按现行汇率计算,2003年我国单位资源的产出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德国的1/6。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培,是德国的4.97倍,日本的4.43倍,美国的2.1倍,印度的1.65倍,是世界上单位产值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而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比较贫乏,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25%,人均耕地面积不足平均水平的50%,石油人均占有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大多数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形势十分严峻,1/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4万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材料 2

“十一五”时期资源节约方面的主要指标

指标 2010年与2005年相比属性(注)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 20%约束性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 30%约束性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由 0.45增加到0.5预期性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由 55.8%提高到60%预期性

注:预期性指标是国家期望的发展目标,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政府要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努力争取实现。约束性指标是在预期性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并强化了政府责任的指标,政府要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力量,确保实现。

“十一五”时期环境保护方面的主要指标

指标 2010年与2005年相比属性

耕地保有量减少 0.3亿公顷约束性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10%约束性

森林覆盖率增加 1.8%约束性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 1)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挑战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出何种要求?

( 2)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国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7.参考答案:

( 1)从材料可知,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投入、高消耗的增长方式越来越显露出其弊端。现在,我国已进入了工业化发展的新阶段,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在客观上要求经济增长必须以提高效益和质量为中心,即要以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来取代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以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

( 2)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有:第一,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资源开发、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消费等环节,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第二,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点要从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从人工建设为主向自然恢复为主转变,从源头上扭转生态恶化趋势。第三,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坚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第四,强化资源管理。实行有限开发、有序开发、有偿开发,加强对各种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第五,合理利用海洋和气候资源。

【思路剖析】本题考查的是 2007年考试大纲新增考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本题材料中数据特别多,通过以上数据反映了“十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型的,即材料1中的第一句话“这种增长主要是依赖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来实现的。”这样第一问就很好作答了,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挑战要求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即由单纯注重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注重数量和规模,转向注重生产要素质量的提高,注重质量和效益。本题第二问为很常规的一问,大部分考生对“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问都作了充分的复习应试准备。对此“十一五”规划有明确表述,包括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科学技术。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强化资源管理,合理利用海洋和气候资源。

【必背考点】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

【应试对策】科学发展观是近年来的热点问题,更是考试的重要命题点。科学发展观是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提出来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都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理解这一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8.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Ⅰ:

中 东 区 域 示 意 图

材料 1

截止 2005年底,世界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12000亿桶,其中中东地区为7427亿桶,约占世界总储量的62%,迄今已探明石油储量居世界前列的5个国家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都位于波斯湾地区。中东地区石油产量约占世界石油产量的2/5,出口量约占世界总出口量的2/3。

材料 2

二战后中东局势一直动荡不定,各种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其中仅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就进行了 5次大规模的战争。而1980年9月发生的两伊战争,则整整打了8年。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更是牵动了整个世界。时至2003年3月,美、英又对伊拉克发动了一场“先发制人”的战争,迅速占领了伊拉克。2006年7月,黎以之间再次爆发大规模的冲突。至于小规模的武装冲突从未间断过,军事政变、内战和恐怖暗杀等暴力事件也时有发生。可以说,在战后的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地区像中东那样经历如此长期和频繁的战争冲突。

结合地图和所给材料分析中东地区持续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

38.选做题Ⅰ

参考答案:

正如地图和材料所体现的,中东地区持续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来自于该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以及重要的石油资源的影响。该地区的石油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 62%,石油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5,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的2/3。该地区的石油利益和战略安全影响到整个世界,特别是西方主要大国,所以该地区大国关系错综复杂,各种经济政治势力共同作用,使该地区陷入长期的动荡不安。除此之外,军事政变、内战、恐怖主义活动也直接导致了频繁的战争与冲突,还有各种宗教民族领土纠纷问题、极端民族主义和极端宗教势力,英美等国“先发制人”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也导致了该地区的持续动荡。因此,要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协调各种政治利益关系,妥善解决好宗教民族纠纷问题,遏制极端民族主义和极端宗教势力,推进世界经济政治的协调发展,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思路剖析】这道题是近年来考的难度最低的一道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的分析题,回答这道题最关键的在于要将中东地区持续动荡不安的原因答全面。根据图表显示的信息可以总结出的原因是中东地区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地处欧、亚、非三大洲连接处。材料 1显示的原因是该地区石油资源十分丰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材料2显示这一地区动荡不安的原因包括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错综复杂,美国在这一地区推行霸权主义等,此外如军事政变、内战、恐怖主义活动也直接导致该地区的持续动荡不安。考生只要善于挖掘材料中蕴藏的解题信息,分层次答全面,完全可以在这道题上获得8分以上的高分。

【必背考点】世界经济因素对政治的影响,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国际形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乱,主要热点地区的和平努力,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应试对策】考生要学会发散性思维,不能把思路限定在地区间的争端上,还应考虑一些大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对局部战乱带来的负面影响。

选做题Ⅱ:

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存在差异,各种文明才能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强求一律,只会导致人类文明失去动力、僵化衰落。各种文明有历史长短之分,无高低优劣之别。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各国交流的障碍,更不应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

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而不是刻意排斥,取长补短而不是定于一尊,推动各国要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努力消除相互的疑虑和隔阂,使人类更加和睦,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应该以平等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的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

——摘自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 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的《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讲话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 1)运用辩证法的观点说明为什么不同文明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 2)简述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对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意义。

选做题Ⅱ

参考答案:

( 1)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过程中,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在相互依存和相互斗争中共同获得发展。矛盾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某种发展为条件,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共同得到发展。各种文明是有差异和矛盾的,但不同文明都有自己的长处,每种文明都可以通过吸取他种文明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世界文明发展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作用过程,正是这种又多样又统一的内在矛盾推动着文明的进步。

( 2)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又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正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如何发展,对世界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持久和平、共同繁荣是和谐世界的两大命题。和谐世界是民主的世界,和睦的世界,公正的世界,包容的世界。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多极化和民主化;有利于经济全球化朝着互利共赢的方向发展;有利于树立新安全观,建立和睦的世界;有利于文明多样性的发展,建立包容的世界。总之,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对于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思路剖析】本题考查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的观点去分析多样文明应该求同存异,共同发展,以构建和谐世界。回答这一问题首先应确定所用哲学原理,根据问题提示,应用辩证法中的原理,最能恰当解释这一问题的应是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斗争性体现为差异性、多样性,世界各国有自己的价值观、意识形态与文明选择,所以文明具有多样性。但不同的文明又各有自己的长处,矛盾的同一性也会推动事物发展,它体现为每种文明可以吸取其他文明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世界文明发展是统一性与多样性辩证作用的过程。考生如果再能答上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所以不同文明应相互联系、彼此借鉴、

共同发展也是不错的。本题第二问提问较为直接,它考的是 2006年考试大纲的一个新增考点“中国和平发展对于构建和谐世界的意义”,考生答这一题不要忽略“和谐世界”这一词,一定围绕这个词来展开说。根据2005年12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布的《中国和平发展白皮书》对于和谐世界的表述:和谐世界是民主的世界、和睦的世界、公正的世界、包容的世界,因此回答中国和平发展对于建设和谐世界的意义就要从民主、公正、和睦、包容四方面展开。具体说来,中国的和平发展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树立新安全观,有利于文明多样性的发展。

【必背考点】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中国的和平发展对世界的意义。

【应试对策】回答综合性分析题,不仅要结合题干中的材料,而且要结合现实问题,运用相关知识点进行分析和说明。

相关资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