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读写素材:德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介绍(三)

全国等级考试资料网 2023-10-30 10:01:27 49

1972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原因:其作品通过把富有时代感的远见卓识和亲切的表现力结合起来,从而使德国文学重新活跃起来 。
伯尔出生于科隆。他最初写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描写战争期间和战后的困境,作品有《列车正点到达》(Der Zug war pünktlich.)(1949 年)、《亚当,你在哪里?》( Wo warst du, Adam?)(1951 年)。后来,伯尔又批评西德社会的弊端,抨击福利社会的意识形态和顺应潮流思想的统治。他还批判天主教会:《小丑之见》(Ansichten eines Clowns)(1963 年)。他在作品中正面描写普通人、局外人。其视角更宽阔的、对时代进行描述的作品有:《九点半台球戏》(Billiard um halb zehn)(1959 年)、《女士众生相》(Gruppenbild mit Damen)(1971 年)。伯尔的许多作品都具有讽刺风格,其作品背景大多是莱茵河两岸的城市。其他作品有:长篇小说《缄默不语》(Und sagte kein einziges Wort)(195 3 年)、《没有看护人的房子》(Haus ohn e Hüter)(1954 年)、《关心的簇拥》(Fürsorgliche Belagerung)(1979年)、短篇小说《不仅在圣诞节时》( Nicht nur zur Weihnachtszeit)(195 2 年)、《早年的面包》(Das Brot der frühen Jahre)(1955 年)、《爱尔兰日记》(Irisches Tagebuch)(1957 年)、《穆尔克斯博士累计的沉默》(Doktor Murkes gesammeltes Schweigen (1 9 5 8 年)、《撤离的部队》 (Entfernung von der Truppe)(1964 年)、《出差结束》(Ende einer Dienstfahrt)(1966 年)、《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 ? 布鲁姆》(Die verlorene Ehre der Katharina Blum)(1974 年)、《河流风景前的女人们》(Frauen vor Flu?landschaft)(1985 年)、《文章、批评与演讲》(Aufs?tze, Kritiken und Reden)(1967 年)、《新政治与文学文论》(Neue politische und literarische Schriften)(1973 年)、《欢迎干涉》(Einmischung erwünscht)(1977年)、《布雷封锁的地带》(Vermintes Gel?n d e)(1 98 2 年)。此外他的作品还有诗歌、戏剧、广播剧等。
 

艾里亚斯·卡耐基 Elias Canetti(1905-1994)

1981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原因:其作品具有远见卓识、思想蕴涵丰富、具有艺术感染力。
他1938 年开始定居伦敦,用德语进行创作。其长篇小说《迷茫》(Die Blendung)(1935 年)作为荒诞作品表现了精神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在戏剧中,例如《婚礼》(Die Hochzeit),他以象征的夸张手法对社会进行讽刺性地批判。主要的理论作品《大众与权力》(Masse und Macht)(1960 年)借助民族深层心理分析,批判性地分析了人与社会。他创作的其他戏剧有:《虚荣的喜剧》(Kom?die der Eitelkeit)(1934 年)、《有期限者》(Die Befristeten)(1956 年);散文《1942- 1948 年记录》(Aufzeichnungen 1942 -48)(1965 年)、《所有浪费的荣誉》(Alle vergeudete Verehrung)(1970 年)、《人的领域》(Die Provinz des Menschen(1973 年)、《耳朵证人》(Der Ohrenzeuge)(1974 年)、《话语的良心》(Das Gewissen der Worte)(19 75 年);自传《被挽救的舌头》(Die gerettete Zunge)(197 7 年)、自传《耳朵中的火炬》(Die Fackel in Ohr)(1980 年)。
 

君特·格拉斯 (Günter Grass)

1999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原因:其按比例均衡发展的思想对人类十分有益。他已经指明:只要文学使人们回忆起他们很快就忘掉的事情,文学就依然是一股巨大的力量。
他出生于旦泽,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学习雕塑,自1953 年以来大多生活在柏林。1959 年发表的长篇小说《铁皮鼓》(Die Blechtrommel)为他带来文学声誉。在这部作品和《狗年月》(Hundejahre)(1963 年)以及其他叙事作品中,具有丰富细节描写的现实主义、荒诞离奇的想象和尖锐的时代讽刺结合在一起。这些作品中的故事大多发生在旦泽周边地区。格拉斯还创作诗(其中一部分是自画像)。其早期戏剧属于“荒诞剧”。戏剧《平民试验起义》(Die Plebejer proben den Aufstand)(1966 年)与布莱希特辩论。长篇小说《比目鱼》(Der Butt)(1977年)以铺得很开的想象,从厨房的视角描写了世界编年史,特别是探讨了女性角色问题。相隔多年后他创作了以核危机和环境污染给人类造成灾难为主题的长篇小说《母鼠》(DieR?ttin)(1986 年)。从 1969 年起他为社会民主党(SPD)竞选奔走 。
格拉斯的其他作品有:长篇小说《局部麻木》(?rtlichbet?ubt)(1969 年);中篇小说《猫与鼠》(Katz und Maus)(1961 年)、《台尔格特聚会》(Das Treffen in Telgte)(1979 年);其他散文《蜗牛日记》(Aus dem Tagebuch einer Schnecke)(197 2 年)、《德国人正在灭绝》(Kopfgeburten od . Die Deustchen sterben aus)(1980 年)、《诗歌集》(1974 年);剧本《叔叔,叔叔》(Onkel, Onkel)(1957年),《恶毒的厨师》(Die b?sen K?che)(1957 年)、《还有十分钟到布法罗》(Noch zehn Minuten bis Buffalo)(1959年)、《洪水》(Hochwas ser )(1 9 6 7 年)、《剧本》(Theaterspiele)(197 0 年);随笔《论不言而喻》(über das Selbstverst?ndliche)(1968 年)、《公民及其声音》(Der Bürger und seine Stimme)(1974 年)、《关于文学的文章》(Aufs?tze zur Literatur)(1980 年)。
 

赫塔-缪勒 Herta Müller

200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称其“以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率直,描写了失业人群的生活”。赫塔-缪勒1953年出生在罗马尼亚一个讲德语的少数民族家庭,1987年她与丈夫迁居德国。1982年,穆勒发表了其“处女作”——一本名为《低地》的短篇小说集。缪勒是历史上第12位女性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进入21世纪后的第3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2004年和2007年,奥地利女作家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和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分别获奖。 缪勒将获得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的奖金。
颁奖词节选:
“赫塔-缪勒1953年8月17日出生在罗马尼亚巴纳特一个德语小镇。她的父母是罗马尼亚境内讲德语的少数民族。她的父亲在二战期间为德国党卫军效力。1945年大量罗马尼亚人被流放到苏联,缪勒的妈妈就在其中,她在当今的乌克兰境内某个劳动营工作了5年。多年之后,缪勒在其作品《呼吸摆动》(2009年)中描写了流放到苏联的罗马尼亚人的生活。1973年到1976年缪勒在罗马尼亚蒂米什瓦拉一所大学学习罗马尼亚和德国文学。在大学学习期间,她加入了巴纳特行动小组。巴纳特行动小组是一个讲德语青年作家组织,反对当时罗马尼亚领导人奇奥塞斯库的统治,寻求言论自由。完成大学学业后,1977年到1979年缪勒在一家机器工厂当翻译。由于拒绝充当秘密警察的线人,缪勒被工厂解雇。被解雇之后,她受到了秘密部门的骚扰。”

相关资料

相关阅读